jakcy 一家人第2天晚上住在台東金崙村,第3天就到金崙附近閒逛,往原住原的部落去,
就來到了"巴然依然依"部落,部落名聽起來還蠻有趣的,在入口立了一對原民夫妻像,
仔細一看女的還帶了一位小朋友,也是一家3口。
不久來到了大武生態教育館,門口上有一隻老鷹的標誌,而建物二樓中間則有台灣黑熊的
一到門口就看到泡腳區,因為金崙村是有溫泉的,所以可以在此免費泡腳
這裏就是源頭,是一個酒甕,從內源源不絕的流出溫泉,但是這一比較熱,不建議在
進入教育館,便是服務台,內部的小姐還蠻親切的,且有提供闖關的遊戲,很適合
一旁有拓印的鋼版,到此一遊可留下記念。看flyer 認真的樣子,就知道此活道很受
來到寶山總不能空"腦"而回,所以教育館是最好認識台灣文化的好地方。
大武山區的原住民是以排灣和魯凱族為主,所以館中是介紹此二族的生活、文化等。
進入前可以看到石板屋,以當地盛產的岩石為建材,這是排灣族的特色之一!!
其中蠻使我好奇的是排灣族人死後是蹲葬,所以在建屋之初即留穴位,一家人的觀念,所
以在死後就葬在家中,死亡者會守護家園,所以葬愈多,福氣愈多。
陶藝文化以排灣族最為丰富,被尊為"頭目的祖先",分為4等,依次為陰陽壺、陰壺、人
形壺、陽壺。有百步蛇蚊飾即為陽壺(中間),有乳丁狀凸出者即陰壺(左方),陰陽壺兼具
二忡特色,最為尊貴,原民話為 DeDedan, 外人是不可觸摸。但是介紹中沒有提到人形壺。
很多排灣族的琉璃珠,有土地之珠、勇士之珠等等,顏色美且多樣。
今天我才知道琉璃珠和玻璃珠的區別為玻璃珠是透明的。原住民也能做出精美的琉璃珠,
大多數的原住民認為是琉璃珠是祖先傳下來,但排灣族過去沒有此技術,一般認為是透過
交易與傳播而來。
原名的藝品,有鼻笛、巫術箱等,我想巫術箱可能是族中的巫師在使用的吧!!
魯凱族的服飾表現出精湛的手工藝,美麗的刺繡貼飾等,都相當著名。
大武山目前令人最為注意的則為台灣雲豹,但已數十年已無正面消息,有可能已經絕種了??
逛完教育館後,當然要好好的泡泡腳哦,享受一下熱呼呼的感覺!!
原住民的各種活動,如打山豬,搗麻薯等,還蠻有趣的,將生活融入畫中
後記 :
1、金崙是一溫泉村,住宿皆有溫泉可泡!!
2、大武生態館每星期一公休
3、在此行程可安排半天,好好享受泡湯、知識之旅!!
回到此次的環島行程表 : 第4次環島行程(2014,01)
繼續到下一站行程 : 最美麗的車站--多良車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