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9年創立,發跡於台灣傳統醬油的故鄉 – 雲林縣西螺鎮,丸莊醬油為歷史悠久的百年醬油品牌。創始人莊清臨先生從小與醬類製品為伍,傳承古法黑豆醬油釀造工法,配合西螺地區獨特的水質與氣候,以獨門菌種及國寶級釀造師專業技術,醞釀出口感甘醇的黑豆蔭油。也成為米與西瓜之外,最具有代表性的西螺特產。(取自丸莊醬油網站)
炎炎夏日何處去,當然是去逛觀光工廠,來到雲林西螺,更是要來拜訪超過百年的丸莊醬油工廠。
丸莊醬油工廠就位於西螺的老街上,建物上就有大大的招牌!在門外也可看到掛了一瓶瓶的醬油。
一進門,首先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醬油味,映入眼簾的就是服務台上一瓶瓶的醬油和服務小姐的身影。
簡報室內播放著丸莊的歷史,炎炎夏日中,待在此看影片是很清涼。
進入該廠時有先問服務小姐何時有導覽,服務小姐要我們先看一下介紹,不久就開始導覽了。
最主要解說的就是台灣醬油的歷史及丸莊醬油的介紹等。
醬油在釀造上有4種釀造法及原料,分別是純釀造黑豆醬油、純釀造黃豆醬油、化學醬油及混合醬油,天然法之純釀造黑豆醬油、純釀造黃豆醬油主要是以黑豆或黃豆經由4~6個月而成,而化學醬油只要3天即可完成,故一般市面上醬油從20~200元/瓶皆有在賣,就是在原料和釀造時間上不同。
來推推看沉殿桶,看是否推得動!!
遵循古法釀造就如圖片所示: 清洗豆子=> 蒸煮=> 製麴 => 洗麴 => 入缸=> 經180天發酵 => 壓榨 => 提煉 => 過濾及沉殿 => 最後就是一瓶瓶的天然醬油,過程還蠻複雜的。
這邊則是展示一缸缸的甕的作法和成品,在醬油的釀製過程中,甕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可說是釀造醬油的搖籃。
竹簳可是百年的工具,最主要是可透氣及保持溫度,所以被使用在黑豆製麴。
這就是製麴的過程。
觀光工廠也有DIY區,洗手台也是甕的造型,非常有醬油工廠的味道。
DIY區,一次可容約約30~50人。
可經由DIY區旁的樓梯上到2樓,2樓基本上就是早期的室內,有廚房、客廳、臥室等,是了解以前人生活的最好範本,如時間充足可上樓參觀。
後記:
1、此景點可安排約1hr 參觀,全程免費,最好要參加定時的導覽,可以了解醬油的製造過程。工廠內也有DIY的課程。也不要忘了可買些純釀造的醬油回家使用。
2、可以順遊西螺老街及西螺大橋。